在医院里,医护工作者忙碌是常态,许多科室里经常会出现奔跑的背影。与重负荷工作伴随而来的,是医护人员普遍觉得压力大,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于繁重的工作本身,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病人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使医护人员陷入心理困境,有调查表明,4成医护人员睡眠不足6小时。

智慧病房的兴起,让医务工作者看到了希望,医院看到了曙光。智慧病房因优质护理而生,客观上却起到了提高医护效率、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的作用。

在蓝牙物联网领军企业桂花网的解决方案中,医院病房内配置智能体征监测设备,可以做到24小时实时监测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体征,通过蓝牙网关采集这些体征设备的数据,将它们传输至信息系统护理看板上,实时显示每个床位患者的个人信息,患者的心率、呼吸、在床情况等。当患者的上述信息出现异常时,护理看板就会出现红色预警指令。通过智能体征检测可实现无陪护护理,并依托物联网引入智能照护系统打造成“智慧病房”。当患者发生异常情况时能让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响应。

站在院方的角度看,这样的基于生命体征监测的智慧病房的意义突出表现在三大方面:

1.为医护人员降低工作量并减轻压力

医院雇佣了“机器人”,能够分担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并且能7x24小时不知疲倦,始终保持理性、科学的工作态度。

比如说,为住院患者测血糖,这种过去需要护士每天重复几十上百遍的机械劳动,现在,在智慧病房里完全由便携式设备代替了。

过去,医院最普及也是最原始的血糖检测方式就是指尖采血,在固定时间节点进行指尖采血或者静脉抽血,这种方式不仅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手动记录效率低下,不易统计,还存在人为录错的风险。此外,测量还会频繁打扰病患休息,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更重要的是,人体血糖波动时,大部分人是没有感觉的,采血只能反映当时那个点的血糖情况,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又是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这样得到的数据并不能很好地指导诊疗。

现在,智慧病房一般会配置CGM(连续血糖监测)这样的体征监测系统,用可穿戴血糖检测仪代替指尖采血。以美敦力的动态血糖监测仪器(俗称“小贝壳”)为例,它的前端连接着小小的探头,可以置入腹部的皮肤(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埋针”),通过与患者皮下细胞间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电信号。信号数据被桂花网蓝牙网关所获取,并凭借动态血糖监测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合理指导患者控糖降糖。医生还可依据这些数据给出科学的用药指导。

降低了大量繁琐、机械的工作量之后,医护人员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生活护理、健康指导等更具专业价值的劳动和自我学习提高。

2.为医院提高管理效率助推高质量发展

通过智慧病房各类体征监测产品的应用,改善患者住院体验、增加患者满意度、医院品牌形象、医院更好地以病患为核心进行管理,医院高质量发展。

仍然以全院血糖管理为例。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代谢指标,血糖影响到多个器官,血糖指标异常往往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危重率提高,并发症增加。通过连续性的血糖数据监测,患者就可以据此来稳定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并预防并发症。但是,并非所有需要监测血糖的病患都在内分泌科,很可能零散分布在肿瘤科、普外科、眼科等,甚至是急诊室。受限于科室之间信息和沟通的互联共通程度,往往容易出现会诊不及时、跨科室沟通不畅,对于病人情况和后续恢复无法及时跟进等情况。

建立全院血糖管理后,相当于建立一个统一的“虚拟监测科”。根据各个科室的血糖监测情况和科室需求,在系统设置血糖目标范围后,全院超出血糖范围的患者就会自动进入这个“虚拟监测科”里,内分泌科医生不仅可以在系统中看到病人的基本信息、病史、医嘱、实时及历史血糖数据以及各项检验检查指标,同时也能及时调整开具针对血糖的治疗医嘱,并全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huaa.com/ghgx/1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