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西湖保存了国内最为完整的汉代烽隧遗址,学者们通过对敦煌西湖的烽隧遗址考察,发现今敦煌西湖汉长城沿线烽隧设置遵循了三个原则:一是居高临下的原则;二是依山傍水的原则;三是目测原则。考古工作者通过对承德境内的汉代长城烽隧考察之后发现其烽隧设置有四个特点:一是较少的建于高山群巅,多建于临近河流的黄土丘陵上,沿河流设置;二是河流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分布密集;三是重要的交通路口、关口,往往设置两个并立的烽隧;四是烽隧间发现有古代道路的遗迹。直道沿线的烽隧设置也有规律可循:直道沿线烽隧利用直道沿山脊、高地修筑的优势多分布在山顶,并且烽隧间隔并不遵循五里一墩,在交通要冲之地和娅口处烽隧地设置较为密集。在交通沿线之所以如此设置烽隧,也是有因可循的。

秦直道沿线的烽隧利用直道沿山脊、高地修筑的优势多设置在制高点。与河西地区汉代烽隧多设置在沙梁、较高的沙滩、“风蚀台地”等不同的是,通过实地考察陕西境内秦直道沿线烽隧,发现烽隧与直道的间距较小,比如五里墩烽隧、老卢保烽隧、南桂花烽隧、兴隆关烽隧等都紧挨着秦直道。同时,直道沿线的烽隧充分利用直道沿山脊线、高地修筑的优势,多分布在制高点上,四面视力无阻。将烽隧设置在山顶,开阔视野,增强了烽隧传递信息的能力。

甘肃境内一共有座烽隧遗址,分布在山顶的烽隧,就有51座。位于正宁县地区有9座,依次是:刘家店烽隧、黑马湾烽隧、杠树烽隧、椿树庄烽隧、南梁烽隧、调令关烽隧、南五里墩烽隧、艾篙店烽隧、北五里墩烽隧。在宁县地区,有9座烽隧分布在山顶,依次是:五里墩烽隧、卢邑庄烽隧、吊庄烽隧、卢堡烽隧、南桂花园烽隧、北桂花园烽隧、兴隆关烽隧、椿树原烽隧、七里店烽隧、三里店烽隧。

在合水县地区,一共有12座烽隧分布在山顶,依次是:午亭子东寨烽隧、午亭子中寨烽隧、午亭子西寨烽隧、土桥烽隧、槐树原烽隧、庙湾烽隧、梨树湾烽隧、马莲噜现烽隧、佘家庄东岭烽隧、朱家老湾烽隧、冯家梁烽隧、娘母子湾烽隧。在合水县地区,一共有6座烽隧分布在山顶,依次是熊家岭烽隧、涧水坡岭烽隧、黄草噜现烽隧、青龙山烽隧、木瓜岭烽隧、宋家沟恼烽隧。

在华池县地区,一共有巧座烽隧分布在山顶,依次是:墩台山烽隧、田家沟掌烽隧、桃花庄烽隧、麻子噜现烽隧、梨树庄烽隧、太阳坡分岔处烽隧、墩梁烽隧、上大树原烽隧、杨岭子烽隧、老爷岭烽隧、黄篙地畔烽隧、墩尔山烽隧、西梁一号烽隧、白马噜现烽隧。

甘肃境内分布在山梁的烽隧有19座:五里墩烽隧、条囤湾烽隧、麻子噜现烽隧、深噜现烽隧、打扮障城、墩掌烽隧、墩梁烽隧、杜树咀烽隧、梨树掌一号烽隧、背庄梁烽隧、西梁二号烽隧、营噜现六号烽隧、林沟障城烽隧、林沟障二烽、东二涧烽隧、三涧烽隧、大涧烽隧、王掌烽隧、白涧一号烽隧。

直道沿线烽隧多设置在制高点的原因是便于观察缭望。古代烽隧多修筑在制高点上。《后汉书》中记载的关于修筑烽隧的一个重要方式,即“建高土台”,将烽隧设置在高处,以便观望。烽隧设置在制高点与烽隧的职责有关,烽隧的主要职责是“观察缭望、传递烽火”,设置在高处便于有效地观察信号。不仅将烽隧设置在高处,而且有些烽隧上顶部还设置有望楼,这对观察防守非常有利。而直道沿线的烽隧恰好利

用了地形的有利条件,所以将烽隧设置在山顶。《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埂谷,直通之。”司马迁记载直道修筑方式时,用“堑山埂谷”概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直道修筑多沿山脊和高地进行。

秦直道沿线烽隧的设置充分地利用了山顶可居高临下的有利条件,使得烽火传递取得良好的视觉效应,从而增益军情上达和军令下传的效率。依山傍沟,大大较少了工程量,合理节约了修筑时间与成本。

秦直道沿线烽隧间隔并不遵循五里一墩。《史记·封禅书》记载:“秦以冬十月为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通权火。”《集解》曰“汉祠五畴于雍,五里一烽火。”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附录《中国历代度量衡变迁表》中可知,汉制一尺约为现在的0.米,一步六尺,一里三百步,由此推算,秦制十里约为米。秦直道烽隧分布并不完全遵循这一原则。

例如,甘肃正宁县椿树庄烽隧遗址与南梁烽隧遗址间隔在7公里左右,调令关烽隧遗址与南梁郧烽隧遗址间隔2公里左右;宁县北五里墩烽隧遗址与正宁县艾篙店烽隧遗址间隔12公里左右;宁县境内,五里墩烽隧遗址与北五里墩烽隧遗址间隔2公里左右,卢邑庄烽隧遗址与五里墩烽隧遗址间隔在2公里左右,吊庄烽隧遗址与卢邑庄烽隧遗址间隔2公里,卢堡烽隧遗址与吊庄烽隧遗址间隔5公里左右

。陕西境内直道沿线的烽隧保存并不特别完整,所以烽隧遗址间隔稍大些,例如富县寨子山烽隧遗址与五里铺烽隧遗址间隔10公里左右;安塞县境内,东里畔烽隧遗址与堡山烽隧遗址间隔在6公里左右,贺庄烽隧遗址与东里畔烽隧遗址间隔2公里左右,阳山梁烽隧遗址与贺庄烽隧遗址间隔5公里左右,高山郧烽隧遗址与阳山梁烽隧遗址间隔2公里左右。通过走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直道考古专家张在明老师和肖健一老师、陇东学院张多勇老师及对甘肃、陕西境内秦直道沿线烽隧考古资料分析,秦直道沿线烽隧间隔较小约在2公里左右,间距较大在10公里左右。

《武经总要前集》:“唐法:烽须在山岭高峻处,若有山岗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在烽烽相望。”古人在设置烽隧时,一定是经过精确的测量、严密地分析之后才着手建筑。秦直道沿线烽隧分布间隔与实际的地形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烽隧的功能。烽隧的功能是传递烽火信号,下一座守护烽隧的士卒要能看到上一座烽隧士卒所施放的烽火信号,秦汉时期的烽火信号,有烽、表、烟、芭火、积薪等,人在正常视力情况下,能够看清几十米外的事物轮廓,而在米之外,景物就开始模糊,米之外就很难看清。结合实际的地形条件,设置烽隧,特点是“烽烽相望”。

在交通要冲之地烽隧设置较为密集

河西地区,处于交通要冲之地,烽隧的分布也较为密集。悬索关为汉代在丝绸之路主干道河西走廊所设四座重要关隘之一,置于通骚大道要口,悬索关为居延都尉的三十井候官所辖,关门外有道上隧、天田,其附近有诚势隧和诚势北隧。阳关地处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阳关附近烽隧密集,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隧最大。除此之外,在汉代河西地区,都尉府所驻障城也多设置在交通要冲之地。大煎都候障,是西汉王朝的西睡军事前哨和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在西汉王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史上,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西域骚道,由玉门关西出北道和由阳关西出的南道,从秦直道沿线烽隧遗址的分布来看,在交通要冲之地烽隧分布也较为密集。

宁县北桂花园遗址从地理位置看,是兴隆关南部的重要咽喉、守护关隘的营地。此地东西侧烽隧密布,有南桂花园烽隧、北桂花园烽隧和吊庄烽隧等。

宁县午亭子地区,有四条古道在这里与直道相交:第一条从合水县太白镇东的五里铺南,沿子午岭支脉山梁南行至午亭子;第二条从合水县固城乡经大山门向东行至午亭子;第三条从宁县湘乐(古为襄乐县)经罗山府三里店至午亭子;第四条从陕西富县槐树庄沿川道西行至午亭子。这四条古道汇集到午亭子,又辐射到四面八方,使午亭子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午亭子地区的烽隧密布,有七里店烽隧、三里店烽隧、午亭子东寨烽隧、午亭子中寨烽隧、午亭子西寨烽隧等。

华池县白涧地区是战国长城和直道交叉、分离处,长城西行,直道北去,山梁上有三座烽隧,相距较近,分别是白涧一号烽隧、白涧二号烽隧和白涧三号烽隧,二号烽隧位于一号烽南20米,三号烽隧位于二号烽隧东10米。除此之外,在直道大转弯的山郧上和娅口两端,烽隧相互对应,遥相缭望。秦直道在离开华池、吴旗、定边三县交界的墩梁之后,北方进入定边县南界的白马噜现乡所在地左噜现,这里东西两侧的山脉之间自然形成一个很大的壑口,高约米,宽近百米,长约千米。壑口两侧的山顶部各有一座烽隧。

秦汉时期,在交通要冲之地,人们利用自然地形,设置关隘,起军事防御的作用,而烽隧属于秦汉时期关隘建筑的一部分。据考古资料显示,肩水金关、敦煌玉门关等关卡遗址中都发现有烽隧遗址,烽隧在关卡防御中主要起侦察敌情和发布军情信号的任务,关隘地区的烽隧,“烽火台一般独立结构,也有三、五个呈椅角状配置为烽猴群者。”这也就不难解释,烽隧在交通要冲之地分布密集的原因。

在交通要冲之地密集地设置烽隧,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烽隧,在要害的地方设置三座烽隧,烽隧呈三角形状排列,如果其中一座烽隧遇寇,其余两座烽隧可以相同的距离去施救。另一方面,交通枢纽控制四面交通,在此地设置烽隧可以掌握敌军由来方向,能更准确地传递烽火信息。同时,烽隧又起着一定的有威慑作用,《汉书·韩安国传》中记载:“及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置烽隧然后敢牧马。”《汉书·匈奴传上》记载:“是时汉边郡烽火候众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

匈奴人不仅自己设置烽隧起预警作用,同时也对汉代边郡地区烽火传递信息的复杂性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交通关口在作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敌军攻破交通关口,那么敌军就会利用便利的交通要道进行兵员物资的增援,这对守护一方非常不利。所以,在交通要冲之地密集地设置烽隧主要还是为了更好地守护交通关口,以防被敌军所用,《武经总要前集》记载:“烽隧,军中之耳目,预备之道,不可阔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huaa.com/ghcf/1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