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已经走到了尾声,但是秋天的气味还能在一些地方嗅到。桂花,时不时香气缭绕在人的身边,香甜又不浓烈,给人一股沁人心脾的治愈感,但仔细去找又芳踪难觅,难怪古人说这是云外飘来的天香。如果你也喜欢花香,就跟着宝藏君一起去寻找湖北的桂花吧。

桂花有很多别称:因为叶子像古代祭祀用的玉圭而称“桂”;又因其木质纹理如犀角,遂称之“木犀”;桂花通常生长在岩岭上,也叫“岩桂”;桂花开花时,香气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清可荡涤,浓可致远,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称;桂花花朵呈黄色,细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花开于秋,旧说秋之神主西方,所以也称“西香”或“秋香”;桂花品种丰富,有丹桂、金桂、银桂等,花期不尽相同,成簇盈放于枝叶之间,西风徐来簌簌飘落,花香四溢暖清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和应用桂花的国家,有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至今在全国各地,尤其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省份,都还有不少古桂树。在浙江绍兴、安徽芜湖、湖北咸宁等地都还保有大规模的古桂群群落。

唐代文人引种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桂花的民间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中国桂花于年经广州、印度传入英国,此后在英国迅速发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

从古至今人们不满足于只闻其香,想尽办法把这香甜的秋意留的更久,于是趁着秋阳灿烂,把枝头的桂花打落收集起来,用来做各种清香甜蜜的食物,花样繁多又细腻精致。会吃的湖北人自然不会放过这道点缀。

桂花可以入茶、入食、入酒。人们把桂花味的食物一口口塞进嘴里,甜进心里,还期盼着能讨个好彩头。而在武汉花样繁多的过早江湖里,一碗鲜香的热干面或牛肉粉下肚,再来一碗桂花糊米酒收尾,在甜蜜滋味里开始新的一天。桂花糊米酒用藕粉做底,顺滑透明;用米酒调味,甜而不腻;糖桂花注入甜香,再撒上干桂花令人目悦。米酒的软糯,藕粉的顺滑,桂花的清香,足以回味一整个秋天。还有经典的曹祥泰绿豆糕,动辄米的长队足以证明武汉人对它的喜爱。将绿豆、红豆、蔗糖、桂花、油这五种主要食材按照独门配方制作,即可做成松软又桂香味四溢的绿豆糕。

桂花并不起眼,宝藏君也是入冬后才想起每天路过的那条路上的花香渐渐变淡了,但正是这份淡淡的花香却让我们每次闻到的时候都有好心情,抬头寻觅才看到寥寥的桂花还在枝头停留。期待来年的花期,桂花能继续治愈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huaa.com/sgghs/11780.html